一位朋友到我家,看到一歲半的女兒,覺得女兒的語言發展比她同年齡的姪子慢,我只能笑笑。女兒生長在小家庭,平日互動對話的人就是我們夫妻倆,但這位朋友家中總共有10個人,人一多,對孩子說的話,重複及變化性必然高,光是一句:「吃飽了沒?」一頓飯可能就能聽到5、6次以上,語言發展自然比較快。同樣地,有兩個孩子的家庭,父母一定發現老二比老大更快學會說話,語言發展較快,因為老二多聽到一個人說話,那人就是老大。
曾有人比喻「學習一種語言就像存錢」,孩子聽到的一詞一句都是錢,隨時存進孩子這個撲滿中。大人說得越多,孩子的語言財庫儲存越多,語言能力越好。
孩子學習英文也是一樣,是一種儲蓄,核心精神是「累積」,一詞一詞、一句句存在孩子身上,當「英文財」到達一定的程度時,自然會開口說話。
父母說得越多,英語環境越豐富,就能幫孩子存到越多「英文財」。來吧!一起來為孩子存「英文財」,使出混身解數,不只把握每個說英文的機會,更要創造機會,最好還能邀請家中其他成員一起為孩子存「英文財」,效果加倍。
如果家人害羞說英語,就鼓勵他們多和孩子說自己的母語,不論是台語、客語、原主民語、越南話…等,是不同的「語言財」,皆很棒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