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4日 星期六

「獨立思考」的10個Dos&10Don'ts

                                                                                                                                                                                                                                                                      作者:陳孟珠
Cheers 雜誌 74期 (2006-11)

大部份的我們都認為自己可以獨立思考:擁有自己的觀點,並能說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你知道「獨立思考」的真正意涵嗎?
回顧歷史,從伽利略、佛洛依德到達爾文,這些自由的思想家皆提出足以影響世界的創見。在當今「世界就在彈指間」的網路時代,無止盡的新聞、觀點、八卦傳聞,排山倒海而來,個人要在龐大資訊量中判斷邏輯與真偽,獨立思考的能力更顯得重要。
獨立思考主要根基於自信,一種確實掌握自己的念頭與感受,勇於挑戰群體觀點的能力,和聰明才智並無太大關聯。儘管如此,人們通常還是需要練習才能順暢地獨立思考。
有創意的獨立思考者會丟掉過多的假設,專注觀察自己的思考過程。練習挑戰自己與他人的觀點,習慣提出「為什麼」。或許你會因此冒著「過於批判」的風險,但也一定會發現,生活中逐漸出現更多積極、開放的朋友,人們也會因為你的觀點與意見而印象深刻。
Dos 如何型塑自我觀點?
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並非難事,英國《心理學》(Psychologies)雜誌整合多位專家的意見,可以提供你參考。
1. 找時間獨處並充分放鬆。創意的種子需要空間才能萌芽,「不認同」某個觀點,也需要更多的腦部運作,來判斷事實、選擇立場。因此如果你總是要求自己快速做決定,不允許自己有更多思考空間,結果就會是人云亦云,全盤接受他人想法。
2. 和辦公室裡的怪人聊天。美國波士頓顧問集團總監菲利普‧依凡(PhilipEvans)觀察,職場裡通常都會有「怪人」,仔細聆聽他們提出的問題,並試著針對那些怪問題發展出適當的解決方案,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3. 努力認識不同背景的朋友。和端莊的淑女聊天,或和電梯裡偶遇的公司總裁攀談,都可以擴展你的經驗。
4. 假裝自己是那個和你意見不合的人,然後用他的立場思考、辯駁自己的想法。
5. 故意找出自己思考中的錯誤。當你聽見或看見任何訊息,都不要視為理所當然,盡可能找出其中的錯誤。
6. 當某項資訊被註明為引述自某位專家,務必追問該位專家是誰。如果資訊來源的確真實可靠,試著找出這項資訊可能存在的偏見,例如這項資訊來源者的背景或專業知識有可能影響資訊本身的客觀性。
7. 閱讀不熟悉的跨領域書籍。如果你喜歡心理學,試試看歷史或哲學。愈是不熟悉的領域,愈能有不一樣的刺激。
8. 你通常習慣如何描述問題?試著用其他單字、語言描述問題,或許問題也會跟著改變。
9. 傾聽你的直覺。你真的是這麼想的嗎?這個感覺夠真實可靠嗎?
10. 提問最顯而易見的問題。顯而易見的問題通常最容易被忽略,例如,「我們可以換個顏色嗎?」
Donts 哪些是缺乏獨立思考的徵兆?

除了培養正確的思考方法,另一方面也要丟棄既有的壞習慣。如果發現自己有以下的情況,就要注意了。
1. 你相信且依賴自己的經驗,不太需要任何數字或通論的佐證。這聽起來很像是獨立思考,事實上,你很有可能只是用自己的經驗與未受檢驗的慣性來詮釋問題。
2. 如果你知道自己有偏見,或曾被認為有偏見,請嚴肅地看待它。認真檢視你的知識/資訊來源有哪些,(例如,你是如何認識不同國籍、不同宗教的人?)並質疑自己的假設。
3. 你依賴或引述哪些自己根本沒有親眼看過或親耳聽過的談話、文字。
4. 你會用單一觀點評論藝術(一本書或一部電影)。或者,你會因為多數人(包含專業影評)的評價不好,而放棄去欣賞一部電影,即使該部電影的導演或編劇原來深受你喜愛。
5. 每個你認識的人總是認同你的看法。
6. 當有人駁斥你的意見或信仰,你會感到氣憤、受傷。或者你會興起防禦心,甚至驚訝於自己的過度反應。
7. 經常分享「奇聞軼事」。故事,的確很有力量,但一遍一遍由不同的人講述,就經過一層層的過濾與詮釋,而逐漸喪失其真實性。好的佐證是客觀且禁得起觀察,而非茶餘飯後的小故事。
8. 依賴個人的記憶。要說服你接受人類的「心靈資料庫」一點也不可靠,的確很難,但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吉伯特指出,我們的大腦是選擇性的記憶,並且會留下許多扭曲的回憶或不尋常的缺口。
9. 缺乏證據,貿然斷下因果關係,只因為兩個事件同時發生。
10. 辯論時,你不了解對方觀點,可能是自己思考不清楚。在一場辯論中,如果你不了解對方的觀點,你就無法回答對方提出來的問題。例如你贊成死刑,對方的提問可能是,為什麼死刑不算是一種謀殺?殺死另一個人又如何改善現況?
唯有建立獨立思考的習慣,才能真正讓別人注意到你,看出你的能力。

2015年7月1日 星期三

培養孩子未來的能力

  
        最近翻轉教育的觀點,遍地開花,不是透過政府由上而下的推動,而是站在第一線的熱血老師們。他們反思過去的填鴨式教育,已不足讓孩子具備面對急速變化的未來,想想二十年前,怎知道現在一個手掌大的東西就能夠講電話、看影片、上網、買東西?怎知在網路上隨便說說的發言也能逼死人?怎知人人不用店面都可以開店...孩子們長大後帶領的時代是二三十年後,現在老師們的思維必成過去式,執著過去的觀點必箝制思考未來的發展,該如何為孩子預備面對未來的能力,成了老師們最大的挑戰。

父母是影響孩子教育最深的人,不能置身事外,別以為那是老師的事,或是孩子長大要面對的事。為孩子思考,就是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記得消失的手機大廠NOKIA嗎?記得已經找不到的按鍵式手機嗎?一個產品退場,代表許多的產業的消逝,如塑膠機殼、手機按鍵等等,沒有被失業或裁員掃到,感受不到時代變化之快。跟不上潮流的人必感覺到工作難找,新的工作機會卻不知在哪裡。如果,你曾嗅到或看到這些變化,就該關心及思考孩子如何培養孩子未來的能力。
       

        親子天下製做的《翻轉教育:未來教育 Future Learning中,已經提供了一些觀點。英國新堡大學教育科技教 Sugata Mitra授認為有三項技能是需要為孩子培養的,分別為閱讀理解訊息檢索、和相信什麼

1.  閱讀理解:未來的孩子終身都要從電腦銀幕上收集訊息,閱讀能力為關鍵技能。現在已然浮現了,上學也不一定能學到想要的知識,網路上充滿許多資訊,等人去搜尋。
2.  訊息檢索:只要找出關鍵字,搜尋資訊,從資訊中再加以修正方向,就能找到所需要的資訊。
3.  相信什麼:當孩子能閱讀並找到如此多的資訊時,接下來面對的是什麼訊息是該相信的呢?現在網路已然流傳許多謠言,例如:番茄有毒、不可先在蛋汁中加入鹽等等,許多人卻不經思考,全然相信。其實,這一點指的正是培養孩子的判斷力及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僅如此,隨著時代變化,不合時宜的觀點也需要被更新,更需要獨立思考的能力。

培養孩子未來的能力,並不需要多艱深的技術,許多父母都有在關注,如閱讀能力,但比重勢必要增多,更深入,特別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連去看看*****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未來教育 Future Learn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QcwRGTW5mw

       


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

父母的鍛鍊

帶孩子出門玩就是要不怕麻煩,不怕出糗!更是鍛鍊父母體力、腦力和心力的機會。

前一陣子,和鄰居一起帶孩子到東部玩,從出發開始,一路上就換了三種交通工具,先搭轎車,換高鐵,再到板橋站搭火車,坐上普悠瑪總算可以鬆一口氣。我們這節車廂特別熱鬧,不用車長巡邏式的調查,只要打開耳朵雷達,馬上就可以定位出來,除了我們這一群四個小孩外,車廂前後,各有一兩位小孩。老實講,這樣我們也鬆一口氣,我們這幾個小孩才不會眾所矚目的焦點。

為了因應長途車程,玩具、零食、畫紙、貼紙等,是媽媽們打包行李最先準備的東西,事實上,小孩們總會自己找樂子,那些東西最大的功用,是讓他們轉移注意力,別high過頭。對小孩來說,搭火車不只新鮮,也很好玩,和平時比起來,還可以一直吃零食,真是太開心,不久,女兒就站在踏板上唱起歌來了,還是自編歌曲,同行兩歲的小妹妹居然還可以和她一起合唱。如果這是戶外,他們可以盡情歡唱,但是兩歲和四歲小孩那還管得了社會規範,依照地點來控制自己開心的表現,開心就真情流露大聲唱歌,更沒含蓄這回事。當然,這時媽媽就得上場了,告訴他們幾次要小聲一點。聽不進去,開心奔放依舊。

『媽媽的鍛鍊來了~~,小孩吵到人,怎麼辦?』
趕快把腦子擠一擠,想法子讓他們安靜下來,突然感覺好像在打電動遊戲,後悔太快把寶物用盡,零食和玩具都用過了,這下遇到魔王出現,就沒有法寶了。還是趕快想個小活動,轉移注意力吧!說時遲,那時快,左前方一位小姐回頭大叫:「小妹妹,不要唱了,很吵耶!」然後,轉頭帽子一蓋,就睡了。還沒想到辦法,就被將了一軍,世界就是這樣,不會等你的。

『媽媽的鍛鍊又來了~~,小孩當眾被罵了,怎麼辦?』
當然,孩子吵到人,真的是很抱歉。難免會覺得丟臉,但是我更感謝那位小姐說出自己的感覺,讓媽媽對小孩的提醒,不再是碎念,而是印證媽媽說的是真的,所以感謝那位小姐,她是我教養上的盟友!她和我站在一起!這樣一想,完全沒有面子問題,心情平靜地對女兒說:「媽媽剛剛跟妳說會吵到人。太吵了,阿姨受不了,所以叫你不要唱了。如果你很開心,想唱歌,該怎麼做?

孩子總是會有令人想像不到的突發事件,在那時他們大多不理會父母的話,直令人抓狂,父母的鍛鍊就是訓練腦子臨場反應,絞盡腦汁想辦法,或運用阿Q想法,讓自己心裡好過些,過得優雅點。

2015年6月27日 星期六

妥協是種智慧

最近一位朋友,他感慨地說:人生就是向面臨的矛盾妥協戀愛的時候,女朋友的年齡比自己設定的年長,需要妥協,戀愛才談得下去。準備結婚的時候,長輩期望婚宴的場地和自己不同,需要妥協,才結得成婚。婚姻中,一方想要生小孩,另一方不想,總得有人妥協,婚姻的才走得下去。最強烈的妥協,是對生命妥協,一位罹癌的朋友,她妥協了,獲得平靜圓滿的日子。


聽完他的想法,想起自己坐月子時躺在床上,沒有時間追悼過去的世界已經崩毀,隨即步入妥協生活,首先妥協的就是睡眠,每天擠奶、餵奶、照顧小孩,最長的睡眠時間不到3小時,自然而然,接續妥協了自我的時間、服裝選擇愛好。於是,我認真看著他說:「雖然你單身,但是你心境,彷彿已經生了一個小孩了。」

「妥協」聽起來的感覺,很孬?代表某種放棄我覺得妥協是某種程度的退讓,這種退讓對於「總是堅持自己要求」的人,是個機會,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試想觀賞一幅畫時,你很貼近一幅畫,眼野很小,只見畫的一小塊,若退後一步,便可欣賞到畫的全貌。俗諺「吃虧就是占便宜」、「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人生還沒到蓋棺論定之時,怎知當下的退讓不是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呢?

人生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而是不斷面臨著選擇,遇到烏龍事,選擇氣紅臉,還是嘴角一彎,哈哈兩聲。身為父母,不知不覺中為孩子妥協許多事,小到餐桌上的菜色,大到工作抉擇及人生規劃,這些都是因為愛,倘若妥協了,生活中卻又自怨自艾,哭訴著無奈,真的就虧大了!忘了妥協的初衷是愛,是共享幸福,念著放棄的那一塊,就看不見所擁有。唯有看見擁有,才能平衡親子所需,開創當下更美滿的生活。所以妥協不是一種放棄,而是讓我們學習更有智慧地與世界互動。


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

讀書

父母叫孩子去讀書,就是看看書、寫寫學校的作業、複習或預習課程內容、背誦課文,還有寫測驗卷。一直以來,認為讀書就是麼回事。最近,看了呂世浩老師的書,發現「讀書」才不是這麼回事!

引自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7327

呂世浩老師是台大通識課程的老師,台大學生說四年內修不到他的課,成終生遺憾,他在COURSERA開設的線上課程,選修人數超過四萬三千人,引起巨大回響。他是位歷史的老師,我通常看到歷史,便會閃得遠遠的,因為從國中開始,就疑惑為什麼要讀歷史?為什麼要花那麼多時間記憶過去的事?跟我又有什麼關係?於是,在那時就計畫逃離歷史,上高中後自然組是絕對的選擇,一輩子就不用再念歷史!沒想到,呂老師的書解開了我國中時的疑惑,改變了我的觀點,提到很多值得學習的觀念,「讀書」是其中之一。

    書中提到讀書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誦書,背誦書中的內容。
    第二層:讀書,能分析、歸納書中道理。
    第三層:念書,將書中的道理放在心中去實踐它,而「念」是「念茲在茲」
           的「念」,不是用嘴「唸」。

過去的讀書觀念等同「誦書」這個階層,想想過去求學經驗,連分析書中的道理都是背下參考書的內容,為的就是得到一個正確答案,過了考試這一關再說,失去了思考的磨練,這就是填鴨式教育。別以為填鴨式教育從國中開始,早在幼稚園就有了。而且不知不覺地吞噬著孩子學習的能力,兇手就是父母!

大部分父母認為上幼兒園,就是要學習認字、算數、背詩詞等等,才有讀到書。幼兒園為了生存,得滿足家長的期待,上課教ㄅㄆㄇㄈ注音、算術加減、認字、看時鐘等等,一堆寫不完的練習本,幾乎將小學要學的東西提前硬塞給中大班的幼兒。這些孩子,在小學一二年級什麼都會,因此上課常放空;可怕的是,考試成績也很不錯,父母完全察覺不出任何問題,孩子就自傲、散漫、自在地過了兩年。到了小學三年級,孩子才驚覺課程內容沒學過,跟不上進度,放任了兩年,沒有建立主動學習的態度和思考習慣,想要跟上進度,特別辛苦,挫折多了,便容易放棄。


    父母對「讀書」的觀點,不僅直接影響孩子,也影響幼兒園後,再間接影響到孩子身上。這影響力看不見,卻很有力。這是個新的時代,也是個翻轉的時機,父母不能將過去教育經驗直接複製,貼在孩子身上,需要重新檢視自己的教養觀點,才能培育孩子面對未來的能力。

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

小才的家庭週記

過了今年暑假,我就要上國中了,學校老師總是特別關注成績,這週一,媽媽又被老師請到學校聊一聊我的學習成績,這是今年第四次了,每次媽媽回來,就對我嘮叨,說這科不夠好,那科可以更好,最煩人的就是作文了,總是說我的文章錯字多、詞不達意、寫流水帳,聽了就覺得很煩。但是,那天媽媽回來,卻與前幾次不同,她先和爸爸在房裡討論了半小時,一出房門就說,以後我們一家三口,每週各寫一篇文章,在週六時互相交流。說穿了,還是為了我那扶不上檯面的作文。


週二,我放學回家,一時無聊,隨手拿起爸爸收集在客廳櫃子裡的明星簽名棒球,玩著玩著,不小心打破了電視,當下,我真是嚇傻了,覺得這次真的完了。沒想到,媽媽竟然只說了一句「算了」,我真是不敢相信!但是,還有一關,就是爸爸,他平日最愛看電視,所以心裡仍然很緊張。後來,爸爸回來,居然也沒有生氣,也說了一句「算了」。那天,真是不知道走了什麼好運,可以輕易過關。

今天是五,電視壞了四天,這幾天都沒打電動,我好想打電動,但是我不敢問爸媽買新電視的事,我怕他們沒有生氣,只是個假象,一提起這事,我不就慘了。對了,明天還要交記,可是,我比較想打電動,不想寫記。爸媽的記昨天就寫了,嗯~我先來看看他們寫什麼好了。先看媽媽的:

『電視是二十世紀的科技產物,具有傳播、娛樂等功用,它深入每個家庭,且已經深深影響每個人的生活,因此,特別令人感到憂心,許多人花太多時間看電視,而不去做其他健康的休閒活動,長久養成的習慣,牢不可破。然而,我的家人正屬於這一類,先生回家總是看電視,一看就是整晚;兒子放學後總是愛打電動。有時候覺得電視搶走了家人間的對話與交流,也瓜分了兒子唸書的時間。漸漸地,我開始視電視為眼中釘。
前幾天,兒子不小心打破電視,一開始生氣他的粗心調皮,後來想到他自己終結了電視,也為我拔除了眼中釘,便不生氣了。希望日後沒有電視的生活,兒子可以專心於學業,精進向學。』

天呀! 完蛋了,媽媽根本不想買新電視啊!永遠不能打電動,嗚~。對了!爸爸沒有電視看也可以嗎?他的文章裡會不會提到呢?快看一下。

『我們的家很平凡,日子也過得很平淡,但是我的工作卻很繁忙,面對很大的壓力。電視對我而言是工作整日後,放空、解除壓力的工具。說實話,我很早以前就覺得家中的電視又小又舊,看起來真是不夠爽快。但基於節儉的美德,東西既沒壞,不該隨便浪費,忍忍也就算了。然而,兒子無心打破了電視,正好遂了我的心願,換一台更大、更新型的電視,也就沒有責罰他了。但,下不為例。』

好險,還有希望。但是,爸媽兩人,一個不想買電視,另一個要買,最後的決定到底是什麼呢?好煩呀!更沒有心情寫文章了。



Q&A:
1. 你的家人們對事情的看法都一樣嗎?看法不同時,是如何溝通呢?
2. 如果爸爸讓你看電視,但媽媽說不行,你會怎麼辦?
3. 如果你是小才,想要改變媽媽的心意,該怎麼做?
4. 如果你是媽媽,看了爸爸的文章,會怎樣和爸爸溝通?

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流浪狗與捕狗人之間

啊嗚,快逃!捕狗人來了!
「不要抓我!」
我的脖子被勒住,好痛好痛救命〜主人~~啊嗚...啊嗚……
「不要關我,我不想死。啊嗚~~救我~~
「救我~~主人,你在哪裡?啊嗚~~

捕狗人聽不懂這隻流浪狗的話,但是卻能從狗兒哀戚的聲音中感受到狗的驚嚇與害怕。捕狗人把狗關入籠子,自言自語說「唉〜真不知道抓到一隻流浪狗,是該高興還是難過。該高興,社會上少了一隻流浪狗,就少了一個製造髒亂的亂源,和減少人們被咬的機會。或者,還是該難過,世上又有一個生命要被人類終結了。唉〜。」

狗兒瑟縮的躲在籠子裡,充滿可憐的眼神望著捕狗人,似乎期待著一絲救命的希望。捕狗人和狗兒的以眼神對望,不自覺地和狗兒說起話:「你呀!有戴項圈,看你的毛色和項圈的新舊,也流浪一陣子了吧?!真不知道你懂什麼?!不對,是真不知道你的主人懂什麼?應該說,真不知道那些養狗又把狗丟掉的人懂什麼?看到小狗可愛,就帶回家養,嫌狗吵、嫌狗笨、嫌狗髒、嫌狗老了,或嫌麻煩,總之為了一些小原因就把狗丟在街邊。他們難道都不知道,不是愛怎樣就可以怎樣,愛是要負責任的。為了自己選擇愛狗而負責,為了愛你的狗負責!」

        狗兒在籠裡仍輕聲的哀叫。捕狗人用力看了狗兒一眼,說「算了啦!別叫了,有些好心人,會到我們這兒領養狗,他們會『為自己的愛負責』。另外,我會把你的照片放在網路上,網路上還是有一些朋友是和你站在一起的,他們會為你找個有責任感的主人。你還是有機會過新生活的

如果兒童劇團的流浪狗之歌


這篇的靈感與素材源自於一位愛狗的朋友和如果兒童劇團的流浪狗之歌。如果兒童劇團的戲劇充滿教育意涵,很適合帶孩子去觀賞。流浪狗之歌是如果劇團今年的大戲之一,530日將在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演出兩場;62021則在在台北市社教館城市舞台演出。有興趣的朋友們,別錯過囉


2015年4月24日 星期五

滑呀滑!滑掉什麼?—當下責任

有一天,訪視某所幼兒園, 一進幼兒園的大門是寬敞的操場,操場後面是幼兒的教室。這天我提早到了,正好聽到幼兒園主任提醒某位老師說「某某老師,今天看到小花(化名)爸爸時,一定要提醒他不要再滑手機了。昨天,他從教室接了小花和小花妹妹後,就一直滑手機,沒有牽著兩個小孩,更沒看一下她們,任由兩個小孩子自己跑來跑去,小花妹妹還自己開大門衝出去,還好被老師發現制止,大門外車子很多,很危險!而且,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今天一定提醒爸爸注意。想要滑手機,回家再滑吧!」


聽完,立刻想起前一陣子的新聞,有位馬來西亞媽媽帶兩個女兒逛百貨公司,因為講手機,忽略兩個女兒正在玩手扶梯,其中一位小女孩從手扶梯的縫隙摔落,當場摔死。這不是第一件因使用手機而疏忽孩子的安全,也絕不會是最後一件!手機帶來的便利性,讓人可以隨時收發訊息、隨時看偶像劇、隨時打電動、隨時做生意、隨時上班,打破了空間的侷限。這一分鐘滑一下,三分鐘後再看一眼,手機發出的「叮咚聲」,如同「聖旨到」,嵌入神經反應,馬上跪迎。

或許有人覺得滑手機只是個簡單的動作,似乎沒啥大礙,可以一心二用,邊走邊滑、邊吃飯邊滑、邊開車邊滑、邊接小孩邊滑。但是滑手機確實轉移了注意力,漸漸地讓人忘了「當下的責任」。然而,我們從小到大,都在學習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並為這些事件負起責任。例如:一歲多的孩子,在搖搖晃晃中學習走路的,把路走好是他的責任,跌倒摔痛了,是他未盡責任的後果。父母常要求孩子專心吃飯,因好好吃飯是每個人自己的責任,身體營養不良、多病多痛是未對自己健康負責的下場。既便成人開車上路,也是安全第一,要為自己的安全和周遭其他人安全負責。父母接小孩放學,其應做的本分,當然是帶著孩子安全的回到家。

可是,每天滑呀滑!滑呀滑!很容易滑暈,靈魂也容易滑走,只剩下軀殼陪伴孩子,別讓手機滑掉你當下的責任,忘了生活互動中對自己及對他人的責任。


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

鼻涕的對話

玩一玩,看看你是那一類型的人,孩子從你的行為學到什麼。

題目
在浴室裡,如果一位三歲多的小孩,在你面前口一閉,哼一聲,流下兩條鼻涕,你會說什麼呢?

選項
A.      唉唷好髒喔快擦乾淨。
B.      不說話。(看看孩子自己知不知道怎麼辦。)
C.      大棒了!!你會自己擤鼻涕了
D.     哇賽看看你的鼻涕像什麼?」

說明
A:真情流露型。
這是一般成人的第一反應,有時候還可能會說:「啾苔哥!(台語)」孩子學會鼻涕是不乾淨的,需要被清除。也了解到鼻涕是不受歡迎的東西。

B:冷靜理性型。
忍功一流,很清楚自己教養行為和目的,希望培養孩子獨立負責的行為。在靜默下,讓孩子自己決定該怎麼做,是求助還是自己拿衛生紙擦乾淨。

C樂觀開朗型。
欣賞孩子的能力,凡事往好處想。孩子的鼻子裡塞滿鼻涕,是父母背上摸不到的刺,終於等到孩子會自己擤鼻涕了,開心之餘,也肯定孩子的能力,激勵孩子日後自己擤鼻涕。

D找樂子型
覺得生活對話或事件不斷重複,實在無聊。換個觀點,讓孩子動腦想一想,即便是流鼻涕,也要訓練一下孩子的聯想力。

你的選擇是什麼呢? 前一陣子,我女兒就在浴室這樣子,我使用D的說法﹙哇賽!看看你的鼻涕像什麼?﹚,她在鏡子前愣了三秒,我以為她覺得很奇怪,然後,她說:「像麵條。」我笑著說:「對耶!像長長的麵條。而且是白色的麵條。」心裡想的卻是:「還好不是黃色!沒有細菌感染。」

父母面臨到孩子流鼻涕的頻率真是太高了,想想看,每回你說的話都是一樣的嗎還是會依著孩子的能力或是教養目的不同而做變化呢參考上面的回應,讓親子對話互動更多變化,你會發現滿有趣的。

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

父母的行為就是在說話

「別聽那個男生說什麼,看看那個男生做了什麼!」這是提醒戀愛中的女生判定男朋友好壞的方法,女生似乎容易被花言巧語所蒙蔽,不知道女生從幾歲變成聽覺型的動物,至少,我很清楚在幼兒期,女孩絕不是這樣,更別提男孩了,他們似乎是天性似的奉行這精神「別聽爸媽說什麼,看看爸媽做了什麼!」


看著孩子天使般可愛的臉龐,是否有時卻覺得孩子不乖或不將父母的話當一回事?例如:叫孩子刷牙或洗澡總是叫不動、該吃飯了總是在看電視、孩子好像很依賴、吃飯總是滿場跑。當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就要檢視自己言語和行為是否一致,孩子們讀的是父母行為的意思,而不是一直掛在耳邊的話。如果抱持著孩子還小,長大就懂的心態,就是姑息!是溺愛!辛苦的永遠是父母自己,若有望子成龍的期待,更不能忽視這些養成孩子習慣的小細節。

試著從第三者的角度觀察分析自己的言行吧!藉由下面兩個例子,看看父母說什麼?又做了什麼?孩子從中接收到什麼訊息呢?

ß叫孩子吃飯,總是叫不動!
爸媽說的是
「快過來吃飯,不要再看電視了!」
爸媽做的是
電視機卻一直開著。
孩子接收到
電視開著,就是可以看,不用過去吃飯,等我看完!

ß該洗澡了,總是拖拖拉拉!
爸媽說的是
「玩具玩到八點,就要洗澡!
爸媽做的是
孩子想玩玩具,就一延再延。
孩子接收到
當然不用急著洗澡,想玩就可以一直玩。

    別小看孩子!他們都是天生的談判專家,為了達到他們的需求,精得不得了,換句話說,他們很容易從你的行為中發現你已經鬆動、退讓,即使你不斷大聲嘶吼,他們仍會輕鬆地踩著你的底線橫行,直到你抓狂。孩子不是不聽話,更不是不乖,他們只是讀出父母行為的話語。下次,覺得孩子不聽話,先別生氣,靜下心來想想自己的行為,說不定面臨的問題很快就迎刃而解